竹沟,这个介于伏牛山和桐柏山之间的中原古镇,因地处南北、东西的交通要道,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和中原列国的争夺之地,至今尚有“豫风楚韵”之说。
游走在竹沟古镇,我们除了看到古色古香的豫南民居古建筑,由周恩来和李先念分别题写的“竹沟革命纪念馆”、“竹沟革命烈士陵园”等革命圣地的建筑,无不洋溢着浓浓的红色文化气息。
千百年来的竹沟,出脱于边远闭塞之地,涵养出了摸爬滚打、不畏艰难、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。这种与生俱来的洪荒之力,在遭受压迫、争取自由的斗争中,越来越表现出不畏强暴、勇敢开拓、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。
“日头出来红满天,受人欺负怎心甘,要是不想当牛马,拼命和他干一番。”这是当年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,流行在竹沟一带的歌谣。作为老区,竹沟贡献了他能够贡献的一切,也把勇于开拓的气质贯穿在红色的革命激情中,走向更远更辉煌的胜利。
改革开放初期,作为老区的竹沟资源匮乏,交通不便,几乎没有任何优势。当年只有16岁的王金堂就琢磨着要走出去。那时的竹沟很少有人外出打工,但是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却认为:只有走出去,才会有出息!王金堂背着家人卖了家中不多的麦子作为路费,离开了家乡。
临走前,他到竹沟革命纪念馆转了几圈,革命老区前辈的无畏开拓精神深深地震动了他,不服输的少年暗下决心:要让“小延安”竹沟的美名再度传遍四方。
与大多数人“南下”打工不同的是,王金堂选择了“北上”——到北京去!
王金堂回忆说:“当时建设亚运村的时候,在工地上当小工,又做过饭店的小杂工,也卖过菜,还干过装卸工,那两年在北京漂泊的时候很艰苦。”
在北京漂泊了两年后,王金堂到了一家提琴工艺品厂打工。虽然只有小学毕业,但王金堂虚心好学,慢慢对提琴有了一定的认识。后来,他又进入一家国营乐器厂,以学徒的身份对提琴的专业知识深造三年。作为从家乡走出来的第一批打工者,王金堂成为了竹沟人的骄傲。几年时间里,陆续有几百位乡亲跟随他一起到北京,从事起了提琴制作。北京的乐器制造行业,送给他们一个响当当的称号“竹沟师傅”。
王金堂笑着说:“感觉自己能称个‘师傅’也很骄傲,但是自己必须再一个劲儿地继续努力,还要艰苦奋斗,越有这个称号,自己越有压力。”
王金堂拿起一把提琴郑重地告诉记者:“提琴的整个搭配,还有音板制作的薄厚,这是很关键的,它还有最后装配的整个调试,敲、振、听它的共振频率有多少。根据上音梁,最后装配时调一些音柱,把音色匹配好,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琴。”
在王金堂看来,竹沟历史上的铁匠们,既有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,更有一种可贵的工匠精神,而前人们的这种风骨早已慢慢地融入了他们的血脉。
王金堂又拿起一把琴告诉记者:“这把电声提琴是我自己单独研究,包括它的工艺、造型都是我自己设计的。因为我在这个琴的研究过程中,考虑到它的传统音的音色,音色不能改变。既有传统音的音色,还得有电声的感觉。2013年参加上海博览会的时候,德国的一个客商就看上了这把琴,随后拉了拉,感觉很好,当场一次性买了五、六把。目前在国内来说,实属首创。”
在北京站稳了脚跟的“竹沟师傅”们没有忘记家乡,他们觉得提琴能够演奏的美妙旋律,应该回到竹沟,为家乡演奏出新时代的交响曲。学成手艺回到竹沟的师傅们,面对原材料紧缺,销售渠道不畅的困难,开起了一家家琴厂。王金堂也创立了自己的公司——河南省金鸣乐器股份有限公司。从无到有,在这个古老的小镇上,做出了一个大产业。
现在,“竹沟师傅”开办的提琴厂有110多家,年产大小提琴、低音贝司40多万把,手工艺精良的提琴远销世界各地。中高档提琴销量,更是占到全国80%的市场份额。
这天一大早,王金堂的手机就开始响个不停,接通电话后,他急急赶往厂里。来自意大利的几个客商和艺术家,已经在厂门口等候。翻译说,这些意大利人要赶在今年的上海乐器展销会之前,找王金堂签订明年的订单。那位意大利艺术家对王金堂提出很多建议,并自称愿意免费作为王金堂的艺术顾问。艺术家对王金堂递过来的一把琴赞不绝口,连说好琴。王金堂毫不吝啬地把琴送给了这位艺术家。在王金堂眼里,那可是前些时候有人出9万块钱都没有出手的宝贝儿。
在确山县提琴工业园的厂子里,“竹沟师傅”们又在孕育着一个更大的梦想:除了让全世界听到竹沟的声音,他们要给竹沟乃至确山县培养一大批艺术人才,提高人们的品位,让竹沟人的生活因提琴而快乐。
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,李道兴告诉记者:“竹沟人善于把握时机,敢想敢干,才创造出了全国少有的‘竹沟现象’,这种现象不止一例两例,将来也许会更多。这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勇于开拓、敢为人先、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和中国精神。”
竹沟革命纪念馆广场上,一群中学生正用竹沟人自己制作的小提琴,表达对竹沟革命烈士的缅怀和追忆,用和平年代的琴声向开垦出这片和平土地的先烈致敬。当勇于开拓、敢为人先的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融入一体,竹沟人谱写了一曲曲奋斗的赞歌,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!